近期樓市氣氛轉趨淡靜,交投量未見突出,除銀行收窄物業估值外,連樓按作風較進取的財務機構,亦已下調約一成估價,雖然暫未見「撻訂潮」,但不違言,假如靜市持續,估值有機會再現收縮,或加重準買家置業壓力。
對於近日財務機構紛紛下調樓宇估值,是否看淡後市的預兆,又會否令手頭缺乏資金的準買家,因最終借貸成數未達心中所需,而被迫撻訂,甚至觸發連環撻訂個案出現。是次本刊就訪問三間大型財務機構,拆解樓按最新走勢。
香港信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謝培道:新界北、元朗新供應多 估價有落差
香港信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謝培道稱,公司對物業估值屬因時制宜,為順應市況,確實已下調樓宇估值,尤其是流動性較低的物業,如豪宅,以及受制於零售市道轉差的舖位,均已收窄約5%至10%。
此外,該類流動性較低的物業,一般借貸成數只有物業價值的50%至60%,有別於大型屋苑可以達75%,故借款人亦要注意。
除豪宅及舖位外,謝氏再指,對於部分新樓供應量多的區域,如新界北、元朗區,因新供應陸續有來,市場吸收力相較市區弱,故此在估值上未必可以「估足」,有機會與原先的成交價,出現5%至10%的落差。
非睇淡後市 宜預留加息壓力
而公司收緊物業估值,謝氏不認為屬睇淡後市的表現,但他亦認為,假如借貸人的物業估價下調,可以藉改動借貸年期、成數,甚至提供更多的擔保品,達致所需的按揭成數。
謝氏再指,公司未來會按照實際市況,以及樓價表現,調整對物業的估價,但問到樓價會否如部分外界人士預期,出現急速下滑,他認為近日住宅成交量收縮,但只屬正常樓市周期,樓價尚處於高位,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(CCL)為例,依然企穩144點以上,未見有重大負面因素,引致大崩圍或急速下挫,料往後樓價將維持平穩發展。
對於未來樓按市況走勢,謝氏續稱,無可否認,息口走勢確實與樓市關係密切,但息口增長,絕非唯一影響後市的因素,而且加息期內,樓價亦不一定向下調整,要視乎本港實際經濟狀況而定,以目前情況而言依然健康。
但有意置業的人士也要留意,美國有機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加息,一旦加息出現,必定加重供樓人士的負擔,故此要審慎留意本身的供款能力,建議準買家及上車客在入市前,要量力而為,必要時或要騰出更多資金作首期支出。
第一信用金融集團主席冼國林:豪宅價硬 車位渴市 估值未受影響
至於第一信用金融集團主席冼國林稱,近日樓市成交氣氛不算活躍,公司確實有跟隨市況下調樓宇估值,把部分上車屋苑的估值收窄約5%至6%,相反業主具財政實力的豪宅,卻未有太大變化。
他認為,現時樓市雖然氣氛轉弱,但未見業主需要大劈價或恐慌性拋售,始終買家持貨能力強,就算「一時三刻」未能把單位脫手,亦可轉賣為租,不用賤價賣樓,對後市依然具信心。
故此往後數月住宅樓價及估值,將呈平穩發展,一旦市況回穩,掉頭回升也不足為奇。除非外圍市況動盪,或市場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數,才會令靜市維持一年或以上,屆時住宅估值或再跌5%。
對於車位,冼氏卻有不同見解,有別於住宅,近期對車位估值並沒有下降,因車位需求大,但供應量卻往往未能符合市場所需,甚至愈來愈少。他以新樓為例,過往部分新盤的車位與單位比例,可達1比1或1比0.8,但近年卻明顯下降,可能為1比0.4或以下,造成僧多粥少,估計在未來1年,車位的價值及估價,更有機會上升10%至15%。
舖位市道不樂觀 料租金有機跌三成
另外,在近期本港零售數據表現未見突出下,對舖位市場甚為看淡,目前經已調低舖位估值約一成,更對已被大業主拆售的商場舖前景感到悲觀。
冼國林指,零售表現欠佳,令過往一舖難求的銅鑼灣核心地段舖位,亦有出現「吉舖」情況,更何況商場舖位。而且該類商場舖,無論出租及轉手情況,都未算活躍,部分更淪為無人問津的「死場」,未來對其估值亦會繼續收縮。
對於往後舖位市況,他認為,現時內地客消費額下降,過往能一次過大手購入多隻百萬名錶的豪客,已買少見少,對於生意主要來自內地自由行的商舖區域,如上水、銅鑼灣核心區,在未來一年內,舖位租金有機會下跌三成,甚至下滑五成也不足為奇。
未來有意拓展股票按揭業務
對於公司未來發展,冼國林稱,由於住宅按揭業務甚為穩定,現有意大力拓展股票按揭業務,雖然該類借貸,只佔公司生意額約一成,但由於銀行甚至證券行,對於股票借貸取態極為謹慎,在市場有一定需求下,看到箇中的商機。
他再指,一般而言,銀行只會批出達股票價值兩至三成的金額,但他們借貸額達股票價值的五至七成,而年息則為P加5厘到P加10厘(P為5.25厘計,實際息口為10.25至15.25厘)。
當然絕非每一隻股票均會批出借貸,他重申,批出與否,尚要看其股票價值,以及表現走勢,對於部分成交量寥寥可數的股票,公司絕不會批出貸款。
靄華押業主席兼行政總裁陳啟豪:半新及入伙盤 估價取態更保守
靄華押業主席兼行政總裁陳啟豪稱,公司在物業估值取態上,一向較為保守,在6月底,當時港股表現仍暢旺時,對部分貴價物業的估價,也有約5%的差幅,在近日市況較靜之下,對物業最新估價,更已收窄至約一成。
而在半新盤及入伙盤的估價取態上,就更為保守,因該類物業往往受SSD捆綁,增加買家轉手的難度及稅務成本,亦直接影響估值,故此個別單位的估價,有機會較買入價相差逾一成。另外,部分樓齡約30年以上的住宅,或是唐樓,在按揭成數及估價上亦會傾向保守。
陳氏再指,假如樓市持續不穩,樓價下行情況明顯,因公司估價一直貼市而行,市況轉壞,把估價繼續收窄也不足為奇,而近日公司對物業估價下跌,並非看淡後市,只是面對市場現實。
撻訂僅屬個別情況 未成氣候
雖然近日市場不時出現撻訂,陳氏指出,只屬零星情況,目前買家都甚為精明,往往「計好數」後才作入市決定,真正因借貸成數不足,而被迫撻訂的情況不多,估計選擇撻訂者,主要為單位買入價較高,買家認為往後樓價有下跌風險,寧願先行抽身離場,而現階段而言,相信不會因按揭成數不足,出現大量撻訂的情形。
對於美國快將加息,陳氏認為,估計年底加息機會不大,相信加息情況會在明年才出現,就算調高息口,惟幅度亦不高,始終息口增加,對美國本身的貨物出入口,也會帶來影響,預料息口調升幅度溫和,有秩序地緩步上升,不會一下子大幅抽升,故對市場衝擊不大。
業界之言
九建市務及銷售部總經理楊聰永︰籲買家 勿「借得太盡」
而近日無論一手新盤,或是二手物業均有出現撻訂,隨着承造按揭取態上較為進取的財務機構,亦出現對住宅估值下降的情況,會否令情形進一步惡化,甚至出現撻訂潮。
作為發展商的九建市務及銷售部總經理楊聰永稱,二手買家撻訂,估計因個別單位成交價較高,甚至高於銀行或財務機構現時的估價,而買家未有預先向銀行查詢估價,引致超出預算。他認為,二手撻訂數量未算太多,只屬個別情況,亦未成氣候,同時也要留意,財務公司在借貸時會評估借款人本身的還款能力,故二手買家切忌「借得太盡」,避免日後缺乏資金而無力上會。
按計劃執行董事王永偉︰估值下降 未大幅脫離成交價
按計劃執行董事王永偉稱,在近期市況下,財務機構把單位估值下調,藉此降低本身的風險,實屬無可厚非。因一般財務機構的借貸成數較高,往往達樓價七至八成,一旦樓價回落兩成或以上,經已帶來風險,故此某程度而言,也屬看淡後市的表現。
但相信住宅撻訂潮尚未來臨,現時無論銀行或財務機構,在估值上或有下降,但未有大幅脫離成交價,而近日出現的撻訂個案,或因買家使用長成交期,到正式上會時,估價與買入價格有所落差所致。
他同時認為,目前物業交投量以一手新盤主導,發展商對單位的按揭成數也有一定保證,估計因買家借貸成數不足而被迫撻訂的情況不多,相信無論一、二手物業撻訂情況不會繼續惡化。
24 Oct 2015
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