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經絡:準買家趕搭低息尾班車


經絡:準買家趕搭低息尾班車

加息陰霾籠罩樓市,經絡按揭轉介指出,在預期明年加息機會增加的大前提下, 將刺激不少準買家趕搭低息尾班車,料今年全年新取用按揭額為2649億元,較去年增加24%;按揭宗數約7.54萬宗,升8%。

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表示,因本港銀行體系資金充裕,今年內低息環境將持續,並有條件落後於美國加息。

該行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322人,47%受訪者預期今年樓價平穩,較去年同類調查多18個百分點,但認為樓價將下跌的比例則為28%,按年大增25個百分點;而認為息口走勢最影響入市決定的受訪者比例有25%,按年增加6個百分點;至於覺得政府政策影響入市的比例為39%,按年下跌9個百分點。另外,54%受訪者認為加息50點子以下合理,較去年增加4個百分點。

劉圓圓指出,今年以來樓價累升8.9%,料第四季將平穩發展,全年保持單位數增長。現時仍未見大型屋苑出現估價不足情況,但對於新盤接連出現撻訂個案,她坦言只屬個別情況,皆因買家承造九成或九成半按揭,有機會未能成功通過壓力測試,最終撻訂。

另外,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預料,美息年內將象徵式輕微加息一次,但幅度相當輕微,本港按揭息率有條件不跟隨美息走勢,維持2.15厘以下的低水平。

23 Sep 2015

信報

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

新盤付款辦法 各有利弊

新盤付款辦法 各有利弊

撰文:劉圓圓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
欄名:樓市講場

新盤密鑼緊鼓推出,持續吸納市場購買力,從金管局數據可見,今年首7個月新批按揭貸款額累計錄得$1,916億,較去年同期的$1,478億增加約三成,當中涉及一手按揭貸款額達$207億,按年增幅達29%。至於二手按揭額雖然錄得$1,065億,但按年升幅只有23%,可見一手物業明顯跑贏大市。

由於買家注意力集中一手市場,加上年底前不乏新盤已屆入伙期,涉及單位數以千計,筆者相信年底前將會是該批新盤上會的高峰期。現時的新盤按揭選擇多元化,發展商為配合項目銷售,所提供的付款方式亦層出不窮,視乎以現樓形式或樓花形式推售,當中以樓花的付款選擇較多,大致上可分為「即供付款」及「建築期付款」,兩者各有利弊。

「即供」:八成買家選用 鎖定低息期供款

首先「即供付款」,顧名思義是業主購買物業後即時申請按揭上會,並可以選擇市場上最優惠的按揭產品,舉例現時按揭市場主流的H按計劃,有超過八成半業主使用,按息可低至H+1.7%,以9月16日銀行公會布之1個月同業拆息0.24厘計算,H按實際利率為1.94%,而且不論項目是現樓或樓花亦可採用。

與此同時,按揭貸款額基本上以最新物業估值及根據最新金管局指引計算,現時新盤甚少出現物業估價不足情況,舉例一個價值$600萬,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按揭保險,即是最高按揭成數可達八成,採用「即供付款」及H按計劃,還款期30年,每月供款額為$17,598。由於發展商普遍會為採用「即供付款」辦法的業主提供樓價折扣優惠,折扣率由5%至10%不等,視乎物業現樓或樓花形式推售,因為樓花項目的折扣率會較高,換言之每月的實際供款額會更低,對買家而言較為划算,特別在用家市場主導下。經絡就有調查發現,近八成新盤客戶在按揭利率處於極低水平下,選擇採用「即供付款」辦法,以鎖定低息開始供款。

「建期」:樓市倘逆轉 或出現估價不足

而「建築期付款」主要是針對未落成樓花項目,以往深受投資者歡迎,究其原因,業主於樓花期內不用即時供款,只須先繳付部分首期,並待單位正式入伙時才開始供款,屆時投資者如果成功將物業放租,而租金足以抵銷每月供款,變相入市成本較「即供付款」為低。

不過值得注意,樓花期往往可長達半年至一年或以上,期間樓價可能出現變化,屆時物業估價將受影響,理論上樓價處於上升周期,甚少出現估價不足情況,然而當樓市進入逆周期,樓價向下調整,銀行為降低借貸風險,物業估價未必會過於進取,一旦物業估價不足,業主有需要籌措新資金以填補相關差價。

research@mreferral.com

 

19 Sep 2015

經濟日報

置業家居

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

買樓前 壓力測試不可少

買樓前 壓力測試不可少

撰文:蘭茜
欄名:樓市放大鏡

9月份二手市場交投量插水下滑,指標屋苑交投冷清,一手新盤更接連出現撻訂個案,皆因買家高估自己能力,未能成功通過壓力測試而撻訂,白白損失10餘萬元。

銀行要求高 不達標不批按

買樓並非買棵菜,準買家宜先計算清楚自己和家人的財務狀況以及供樓能力,即使現在息口供得起,也未必能通過加3厘的壓力測試。更重要一點,置業人士即使單方面肯節衣縮食供層樓,但有關當局收緊供款與入息比率,個別最高供款比率為45%,不達標不會獲審批。

曾經有單身上車族在粉嶺睇中一個開放式居屋單位,自由市場價低於200萬元。該單身上車族長期返通宵班,白天睡覺,因家中較擠拍,故一直渴求有私人空間。單位雖然細細,僅百餘平方呎,由於此類超細碼單位可遇不可求,該單身上車族迅速決定及落訂5萬元。

該單身上車族每月收入約1.6萬元,打算借9成,落訂後不久,即收到壓力測試不能通過消息,即令該單身上車族感徬徨。

假設該單身上車族居屋單位樓價約200萬元,分30年還款,息率約2.15厘計算,每月供款約7,000餘元,壓力測試下最低每月入息為約1.9萬元,惟已超越該單身上車族每月收入。

年輕人置業 兩招助上車

若然不想撻訂,有兩個方法,其中一方法,就是借少一些,另一個方法,層樓加多一個名字。最後在家人襄助下,家人暫借20萬元作首期,本來借9成,現在減至借8成,借少1成後每月供款約6,100餘元,壓力測試下最低每月收入約1.5萬元,今次壓力測試總算達標和過關。

若沒有家人拔刀相助,該單身上車族最終撻訂收場。事實上,上車的單身年輕人士,因為銀根有限,往往會借到盡,然而供款與入息有一定規限,若收入僅萬多元,置業路會較艱難。

18 Sep 2015

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