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

高成數按揭 先甜後苦暗藏風險

高成數按揭 先甜後苦暗藏風險


 置業家居 2018/09/15 


     


周內新盤閃電開價,同時提供「十足十」按揭計劃,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,但選用該計劃先決條件是要以供斷物業加按,從而借出最多相當於新樓樓價100%貸款,協助置業。

發展商推出十足十按揭其實非新鮮事,過往發展商亦曾推出120%樓價的按揭計劃,而是次推出的「十足十」按揭計劃好處在於首3年免息的定額供款,如首1年月供約$2萬,適合負擔能力較弱的買家,由於首期入市成本較低,加上父母透過物業加按,易於達成子女置業的夢想。
值得留意的是,以樓價$700萬計,採用「十足十」按揭計劃,首1年月供約$2萬,「蜜月期」內月供兩萬尚可應付,但次年已遞增五成至$3萬,而在3年的按息優惠期過後,按揭息率高達最優惠利率(P)加1厘,實際利率達6厘。粗略估算,每月供款亦會增加至$4萬餘、接近$5萬,業主又能否承受得來?
年輕人每多好勝,每每喜歡時尚物品,偶爾追名牌追求新款而透支亦不足為奇,尤其是剛出茅蘆,每月薪金萬多兩萬塊,單是個人消費已所剩無幾,父母眼見仔女不懂量入為出都會出言薄責,勸勉孩子不要先洗未來錢,否則「洗大咗」日後有排還債。
可是,現今不少父母為圓子女上車夢,卻不惜將個人老本(金錢或已供滿的單位加按)作為孩子置業的本金,更無考慮到孩子日後的負擔能力,而妄加一筆債項在其身上,其實與孩子過度消費「洗大咗」的意思無異。
一個銀仔兩面睇,「十足十」按揭的確吸引到不少供滿樓的父母加按,協助仔女上車,但上車之後仔女又能否頂得順日後驟增的供款,實在值得「兩代人」好好深思。
發展商多會依照樓盤不同特性或客源而推出獨特的供款計劃,置業人士應按自身條件選用不同方案,除高成數按揭計劃外,相信發展商亦會有較保險、穩陣的按揭計劃以供選擇,自問不是進取型的買家,千萬不要貪少許甜頭而勉強入市,否則日後騎虎難下,不僅苦了自己,更苦了父母。
bobopang@hket.com

15 Sep 2018

經濟日報

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

3先兆勢加P 供樓負擔比率逼70%

3先兆勢加P 供樓負擔比率逼70%


實力不足買家 料借高成數按或二按上會


 地產版 2018/09/05 

     

有銀行10年來首度上調港元儲蓄利息,為香港9月跟加息敲嚮警號。代理數字指供樓負擔比率將由現時65%,年內進一步惡化至70%的警戒水平,將創20年歷史新高。學者指,市民供樓壓力更大。

近月港元疲弱,金管局數度買入港元,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現時已回落至760餘億元水平。在本月底美國議息前,昨有中小行10年來首度調高儲蓄息率,讓市場對銀行融資成本急劇上升再現擔憂。
加上多家銀行上月已調整樓按封頂息率,1個月拆息亦連升5日至1.66厘高位,3大先兆均反映銀行近期成本壓力愈來愈大,9月份要跟隨美國加息機會高,市民下半年將要面對更重的供樓壓力。
經絡:今年息口維持2.6厘
經絡按揭數據顯示,市民供樓負擔比率由2017年的56.4%,至今年7月份已升至65%,1年多累升8.6個百分點,為1999年以來高位。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劉圓圓表示,預計私樓家庭月入未會大增及樓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,8月份銀行上調封頂息率約10至20點子,供樓負擔比率勢必已高於65%水平。
7月二按錄306宗 按月增6成
若9月份銀行加P(最優惠利率)0.25厘,疊加效應下,相信今年內該比例勢逼近70%,將為1998年以來的20年新高,供樓壓力迫人。她預期,9月份香港加息機會大,今年本港息口可望維持約2.6厘水平,部分實力一般的準買家入市取態或轉為觀望。

另一方面,金管局最新7月份住宅按揭統計調查所見,按揭平均貸款額持續增加,7月份再多5萬元至413萬元,創有紀錄以來新高,而買家上會使用二按亦顯見增多。該月的二按貸款宗數和貸款額按月增6成,由186宗加至306宗,涉及金額則約15.62億元,佔整月批出貸款額約3.5%,較6月時的2.3%,升1.2個百分點。
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,加息勢加重市民供樓負擔,但加息速度溫和,令樓市轉勢機會不大,估計更多實力一般的買家,將會借用高成數按揭或二按上會。
他認為,本港零售及旅客數字是左右經濟發展重要因素,經濟發展理想,預計下半年樓價續平穩向上。

5 Sep 2018


經濟日報